首页>皮肤性病>皮肤病>正文

中医辨证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体会

敏感性皮肤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 主要发生于面部, 临床表现为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 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1]。敏感性皮肤的症状多是一过性, 且不一定伴有局部皮损, 但反复出现的刺痛、烧灼及瘙痒等不适症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这些不适症状不能被任何皮肤病造成的皮损所解释, 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脱屑等皮损, 敏感性皮肤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 特别是面部[3]。我国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病率约为36.1%[4], 且随着护肤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精神压力增加等因素, 其发生率逐渐升高,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相关记载, 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描述:“此证生于面上, 初发面目浮肿, 痒若虫行, 肌肤干燥, 时起白屑。”[5]清·顾世澄《疡医大全精要》描述:“粉花疮多生于室女, 火浮于上, 面生粟累或痒或痛, 旋灭旋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 铅中毒所致。”[6]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描述:“风瘙痒者, 是体虚受风, 风入腠理, 与血气相搏, 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 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 故瘙痒也。”[7]综上所述, 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多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偏虚, 或因平素喜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 加之化妆品或药物使用不当, 导致腠理不密, 致风邪乘虚而入。风为阳邪, 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易袭阳位的特性, 风邪具有升散、向上的特点, 与面部敏感性皮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特点有密切联系。风为百病之长, 易夹寒、夹热、夹湿、夹燥, 尤其是寒热两邪交争于面部, 进而发病。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寒包火证、上热下寒证和血虚风燥证3个证型。
 
1 中医内治
1.1 寒包火证
自觉面部皮肤瘙痒、烧灼、刺痛感, 可伴见皮肤潮红或脱屑, 每遇冷风或冷水洗面时症状加重, 舌红苔白或黄, 脉浮数。治法:外散风寒, 内清里热。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生麻黄、防风、苍术、连翘、赤小豆、黄芩、栀子、苦杏仁、桑白皮、生姜、大枣、甘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方以麻黄、防风、苦杏仁、生姜辛散表邪, 升提肺气, 以散风寒;连翘、桑白皮、赤小豆、黄芩、栀子辛凉而苦, 清热利湿;苍术、甘草、大枣益脾和胃。诸药协同使用, 共奏表里双解、外散风寒、内清湿热之效。
 
陈建等[8]实验研究发现,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抵抗组胺引起的瘙痒, 抑制IgE抗体的产生,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从而达到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邱明义等[9]以含药血清体外作用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引起脱颗粒及组胺释放为指标, 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证实, 该方大鼠血清可明显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 减少组胺释放, 从而产生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 抑制和释放功能加强。韩兆丰等[10]采用组胺诱导豚鼠皮肤局部瘙痒及右旋糖酐诱导小鼠全身瘙痒模型, 结果表明,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豚鼠和小鼠有显著的止痒作用。
 
1.2 上热下寒证
自觉面部瘙痒、灼热感, 反复出红斑, 伴脱屑, 皮肤油腻, 大便溏, 舌质偏淡, 苔腻淡黄, 脉弱。治法:清上温下。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芩、黄连、干姜、半夏、防风、荆芥、白鲜皮、大枣、甘草。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为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 方中用半夏、干姜辛温其下;黄芩、黄连苦寒清上, 辛温与苦寒相合, 苦寒借辛温, 寒而不凝, 辛温借苦寒, 温通气机而不助热, 辛温苦寒并用, 阴阳并调;佐以甘草、大枣补益脾胃, 助其健运之功, 加用荆芥、防风以疏风止痒, 白鲜皮清热燥湿。该方可使上焦之热得清, 下焦之寒得温。
 
1.3 血虚风燥证
长期自觉面部紧绷、瘙痒感, 脱屑反复发作, 可伴见淡红色斑, 皮肤干燥, 舌质淡苔薄白, 脉弱。治法:养血活血, 滋阴润燥。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黄芪、荆芥、防风、白蒺藜、制首乌、甘草。当归饮子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 以资气血化生之源, 使气旺而血自生;当归、川芎补血, 行气活血;生地黄养阴生津;制首乌补益精血, 滋阴润燥;白芍养血平肝, 敛阴和营, 以增强卫外功效;荆芥、防风轻扬透散, 疏风止痒;白蒺藜平肝疏肝, 祛风止痒, 与白芍相配, 有平抑肝风之效, 与荆芥、防风合用, 增加祛除外风之力。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当归、白芍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抑菌等功效, 能加快角质层的正常化;川芎可抑制抗体、抗菌、抗放射等;防风可抗过敏;白蒺藜含有挥发油、脂肪油和树脂类物质, 可防止水分丢失;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甘草所含的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和调节机体免疫及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功效[11]。研究表明, 当归饮子对迟发相炎症介质LTB4具有抑制作用, 对慢性荨麻疹迟发相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12]。研究发现, 当归饮子可下调致敏动物血管壁组织IL-4mRNA表达, 上调IFN-γmRNA表达, 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推测本方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来控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效应, 纠正了体内Th1和Th2的失衡状态, 从而产生疗效[13]。
 
2 中医外治
2.1 穴位埋线
取穴可用肺俞, 以疏风透邪;阳明经多气多血, 其经脉上走于面部, 取合谷、曲池, 以清泄阳明邪热。取穴加减:湿热上蒸证可加用丰隆、阴陵泉、脾俞, 以清热利湿;血虚风燥证可加用血海、膈俞、三阴交, 以养血活血。每2周治疗1次。
 
2.2 中药雾化冷喷
该治法适用于寒包火证及上热下寒证。采用中药冷喷外用, 将中药 (防风、紫草、野菊花、金银花、苦参、赤芍、黄芩、栀子、白鲜皮) 低温雾化后均匀喷到面部, 每次20 min, 隔日1次。其中紫草、赤芍凉血活血;金银花、野菊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燥湿;防风、苦参、白鲜皮祛风止痒。煎汤后借助超声波低温雾化有利于药物吸收, 直达患处, 标本兼治, 改善局部皮肤症状。
 
2.3 穴位注射
上热下寒证及寒包火证取双侧曲池穴, 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于每穴注入1 mL, 每周治疗1次。血虚风燥证取双侧血海穴, 余法同上。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 与肺经相表里, 具有开泄疏风邪的作用。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 脾主统血, 该穴具有益气养血功效。复方当归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红花, 具有行气活血之功。《妇人大全良方》:“医风先医血, 血行风自灭。”[14]是指祛风需配伍活血之品方得良效。
 
3 病案举例
患者, 女, 39岁, 2017年3月11日初诊。主诉:面部反复出现红斑、脱屑、瘙痒两年余。患者于两年前面部开始出现红斑, 自觉瘙痒及灼热感, 曾在外院以“面部皮炎”为诊断给予抗过敏药、中药汤剂口服, 外用中成药软膏等药物治疗, 用药后症状有所减轻, 但不久病情复发, 迁延日久。遂来本科门诊治疗, 患者诉面部皮肤自觉瘙痒、灼热感。面部散在红斑、脱屑, 平素大便溏泄, 纳呆, 急躁易怒, 手足不温, 舌淡胖苔黄腻, 脉弱。诊断为:面部敏感性皮肤。辨证:上热下寒证。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黄芩片12 g, 黄连片6 g, 干姜8 g, 清半夏10 g, 麸炒山药20 g, 防风15 g, 厚朴10 g, 柴胡10 g, 荆芥9 g, 白鲜皮20 g, 大枣10 g, 甘草片5 g, 14剂。水煎服, 每日2次服用。配合中药雾化冷喷, 每周2次。二诊:红斑、瘙痒及灼热不适感减轻, 大便明显好转, 舌脉同前。上方处方去麸炒山药, 加栀子12 g, 14剂, 其余治疗同前。三诊:皮疹大部分消退, 未见新疹, 面部不适感明显减轻, 食欲好转。舌淡苔黄腻, 脉缓。二诊方去厚朴, 加桑白皮20 g, 陈皮10 g, 14剂。停用中药雾化冷喷。四诊:皮疹全部消退, 面部不适感基本缓解, 舌淡苔薄黄, 脉弱。继服三诊方14剂。
 
按语:面部敏感性皮肤是一种慢性、易反复发作的疾病, 病程长, 病因病机复杂, 绝非单纯寒热, 往往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是寒热错杂证重要的分型之一, 上热证指中焦气机不条达, 郁而化热, 甚至火热上扰的一系列热性表现, 该患者有面部红斑、灼热感、急躁易怒、苔黄腻等症状, 主要集中反映在上焦及中焦;下寒证指以阳气虚衰、不能温煦于下为主要表现的寒性症状, 该患者可见腹泻、纳呆、手足不温、舌淡胖等症状, 属下寒证临床表现。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 其特点主要是寒药和温药并用, 起到平衡寒热的作用。方中黄芩、黄连清上焦之热, 清半夏、干姜、麸炒山药温中健脾, 厚朴、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柴胡调其肝气, 荆芥、防风、白鲜皮祛风止痒。本方寒热平调, 泻火而不伤阴, 祛邪而不伤正, 故诸证自解。
 
4 小结
近年来, 面部敏感性皮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给患者身心造成了很大负担。目前, 现代医学暂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是对症给予抗过敏、防光敏或免疫调节剂等口服, 外用保湿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 但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具有依赖性, 不良反应较多。传统医学在治疗皮肤病上讲究对因治疗、治病求本的原则, 通过内外结合综合治疗,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具有无依赖性、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因此, 采用辨证口服中药, 配合穴位埋线、中药雾化冷喷及穴位注射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何黎, 刘玮.美容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20-123.
[2]廖勇, 敖俊红, 杨蓉娅.敏感性皮肤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 10 (4) :227-230.
[3] MISERY L, STANDER S, SZEPIETOWSKI J C, et al. Definition of sensitive skin: an expert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sensitive skin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 [J].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96 (1) :4-6.
[4]何黎, 郑捷, 马慧群, 等.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 31 (1) :1-4.
[5]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29.
[6] 清·顾世澄.疡医大全精要[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32.
[7]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47.
[8]陈建, 刘敏, 王梅, 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拆方抗过敏反应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 2007, 27 (11) :5556.
[9]邱明义, 李小慧, 石拓, 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血清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生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19 (5) :34.
[10]韩兆丰, 朱丹, 傅彦君, 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及其加减方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1996, 23 (1) :4445.
[1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433.
[12]汤勇军, 钟卫红, 罗文峰, 等.当归饮子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结节性痒疹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 (9) :17-18.
[13]肖红丽, 林少健, 查旭山.当归饮子含药血清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白三烯B4的影响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 29 (11) :45-47.
[14]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屠远辉

上一篇:香木水洗剂配合液氮冷冻对多发性跖疣的影响

下一篇: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