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男性科>男生殖器>正文

男性不育症中医药物铺灸法

药物铺灸治疗肾虚型男性不育症疗效观察
 
近半个世纪以来, 全球范围内不育症的发病率己从8%~10%上升到12%~16%, 不育症、癌症、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活的三大类疾病[1]。我国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婚夫妇不育者约占12.5%~15%[2], 其中单纯男性因素约占30%~50%[3]。男性不育症约85%以上是由于精子发育障碍及精液异常引起的[4], 并且有报道显示我国男性精液整体质量每年在逐步下降[5]。故如何改善精子发育障碍及精液异常情况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的关键所在。笔者所在科室从2016年始采用药物铺灸治疗肾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50例, 并与口服五子衍宗丸50例相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00例, 均来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针灸科及泌尿科门诊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 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0例, 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O.05) , 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6]制定。同时具备 (1) 夫妇婚后同居1年以上; (2) 未采取避孕措施; (3) 由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孕。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王琦男科学》[7]肾虚诊断标准。 (1) 肾阳不足型, 证候表现为精神萎顿,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 性欲减退或阳痿早泄, 小便清长夜多, 大便稀溏, 舌淡胖嫩, 脉迟而尺弱; (2) 肾阴虚衰型, 证候表现为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 口干咽燥, 头昏耳鸣, 腰膝酸软, 性欲减退或遗精, 大便秘结, 舌嫩红, 脉细数而尺弱。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 且属于内科治疗范围; (2) 年龄在22~45岁的已婚男性患者, 女方身体检查及夫妻性生活均正常; (3)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 逆行射精或不射精患者; (2) 夫妻双方有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患者; (3) 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者; (4) 已发现的可引起精液异常的疾病如生殖泌尿道感染, 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5) 有输精管梗阻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药物铺灸治疗。按照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名老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经验方, 将蛇床子100 g、小茴香100 g, 研细末装瓶备用, 生姜适量洗净切碎后用粉碎机打碎为泥待用。铺灸部位 (1) 腰骶部, 从肾俞、命门至第5腰椎下区间的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 及骶部八髎穴区; (2) 小腹部, 从神阙到中极穴的任脉循行线区。先灸腰骶部, 后灸小腹部。嘱患者先取俯卧位, 充分裸露腰骶部, 施术者以棉签沾少许姜汁涂抹在腰骶部, 将中药粉均匀撒在擦有姜汁的部位 (厚度约为2 mm) ;然后将生姜泥制成长方形饼状体铺在药末之上, 厚约1 cm, 长度和宽度宜恰好覆盖施术部位;将艾绒制成宽约3 cm、高约2.5 cm, 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艾炷, 铺在生姜泥饼中央, 长度稍短于姜泥饼。在整条艾炷上角点燃 (可涂少许乙醇以助燃) , 待患者有灼热感至难以忍受时, 保留姜泥饼更换新艾炷, 共烧3壮约30~35 min。最后取掉艾炷, 保留尚有余热的药末与姜饼, 以胶布固定, 待患者感觉姜饼无温热感时, 取尽所有铺灸材料。小腹部灸疗时, 患者仰卧位, 裸露腹部穴区, 以神阙到中极穴的任脉循行线区为中线, 左右各旁开1.5寸为铺灸的穴区, 其余操作同前。每周铺灸2次, 2次间隔3 d, 4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铺灸示意图详见图1。

铺灸示意图
 图1 铺灸示意图
 
2.2 对照组
口服五子衍宗丸 (国药准字Z11020188,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每次6 g, 每日2次, 4周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疗程结束后禁欲3~5 d后检查精子, 以手淫法采集精液于干燥带盖消毒的广口杯内, 置于37℃恒温箱内液化后, 进行精液指标检测, 记录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子密度、液化时间、精液量、pH值、白细胞和畸形率等主要指标。
 
3.2 疗效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男性不育标准化检査与诊疗手册》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拟定。
 
治愈:患者配偶受孕 (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时发现) 。
 
显效:患者虽没有受孕, 但治疗后精液质量转为正常。
 
有效:患者精液分析精子密度、精子活率 (a+b+c级精子百分率) 、精子活力 (a+b级精子百分率) 好转, 至少有1项提高>30%。
 
无效:患者精液分析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均由两人分别录入,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0% (P<0.05) 。详见表2。
 
3.4.2 两组治疗前后精液各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精液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精液量、精子密度、白细胞数、畸形率、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液化时间、白细胞数、畸形率、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3。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精液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4 讨论
男性不育症是一项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随着环境恶化和家庭关系的紧张、工作压力上升, 接触电脑时间延长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男性不育症发病率越来越高[9]。西医治疗男性不育症, 主要是病因明确的针对病因治疗, 效果较满意;病因不明确的则主张对症治疗, 疗效不确切。久治不愈者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 但成功率偏低, 且费用昂贵。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 中医学很早就有记载, 如《内经》《山海经》等书, 多散见于“无子”“求嗣”“精液清冷”等门类中[10], 应用针灸、中药等方法取得不错疗效。中医学认为肾藏精, 主生殖, 本病多属肾精亏损, 命门火衰, 与肾脏、任脉和督脉关系密切。临床实践可发现肾虚常致精子数量和成活率降低,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亦表明, 补肾药能使睾丸曲细精管间质细胞得到改善和恢复, 增加生精和分泌[11]。中药多用山药、熟地、桑椹、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淫羊藿、鹿茸等温肾填精之品。也有不少医家使用中成药治疗, 如用五子衍宗丸、左归丸、右归丸等, 其治疗都有一定效果。其中五子衍宗丸具有温肾助阳、填精益髓的作用, 并以“古今种子第一方”而闻名, 临床上此方治疗男性不育症己有多年, 疗效尚可[12]。但古来就有“是药三分毒”之说, 现在大家优生优育观念越来越强, 故越来越多人寻求无不良反应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不育症常取关元、中极、肾俞、命门、腰阳关和三阴交等穴, 主要采用针刺、隔姜灸或温针灸等方法, 但鲜有应用药物铺灸治疗男性不育症。本课题铺灸所用药物蛇床子和小茴香为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名老中医经验方, 其中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现在药理研究也证实蛇床子能提高性激素, 对男性和女性不育症都可治疗。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睾丸鞘膜积液和少腹冷痛等。故此方有温肾壮阳散寒的功效。铺灸部位是腰骶部和小腹部, 其中腰骶部铺灸区包含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及骶部的八髎穴区等。督脉为“阳脉之海”, 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之功能, 其温阳散寒功效明显;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 内聚肾之元阴、元阳之所, 可助生育。《难经·三十九难》:“命门者……其气与肾通。”再从神经分布角度看[13], 腰骶部有第5腰神经分布, 是盆丛的一部分, 分布于生殖器, 八髎穴区位于盆腔, 是支配盆腔内脏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故选取肾俞、命门、腰阳关等以温肾通阳, 提高精子活力。小腹部铺灸区为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等任脉穴。《经穴释义汇解》认为关元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是人生之关要, 真气之所存, 元阳元阴交系之所, 能调本益阳固冲,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气海穴拥有调节诸气、温阳填精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脐部皮肤角质层最薄, 含有丰富的血管, 渗透性强, 吸收快, 极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14]。这为神阙、气海和关元等穴治疗男科疾病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现代研究证明, 药物铺灸燃烧时产生包括红外线在内的特殊热信号, 提高了肌体对药物的通透性[15,16]。能将药物、艾灸和穴位等多重治疗作用于一身, 起到疏通经络, 改善体内气血运行, 从而增加局部或者相应脏腑的气血运行, 这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精环境, 能提高精子数量、活力, 降低精子畸形率[17], 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本法安全舒适经济实惠, 无任何不良反应, 患者易于接受, 操作较简单。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阮春鑫 林树梁 方莉萍 陈兴奎

上一篇:射精疼痛压至太冲穴

下一篇:三法联合治疗阴茎硬结症18例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