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脏疾病>冠心病>正文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中医综合治疗

中医综合治疗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近年来,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其病死率已经超过肿瘤和其他疾病。冠心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有着紧密的关联, 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也是主要死因之一。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已成为冠心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 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通过重建血运使闭塞的血管得以畅通, 促进患者心肌功能改善, 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是PCI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 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且术后仍有可能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近年来中医治疗方法在PCI术后患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如穴位疗法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 疏通经络, 改善脏腑功能。因此,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增加中医综合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在柳林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术的患者120例, 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38例, 女22例;年龄41~68岁, 平均 (57.26±5.39) 岁;病程1~5年, 平均 (2.71±0.39) 年。对照组男33例, 女27例;年龄43~69岁, 平均 (56.87±5.61) 岁;病程1~6年, 平均 (2.83±0.34)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 入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检查、病史调查后确诊, 接受PCI术治疗。
 
1.3 纳入标准
年龄30~70岁;术后状态稳定, 神志清醒;无心绞痛、血栓、出血等情况发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均明确治疗方案, 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心功能严重不足者;既往有心脏手术史者;合并脑血管、肺部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者;治疗依从性不足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体征监测、按时给药、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①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按时给药,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②患者术后易产生焦虑心理, 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沟通, 鼓励其树立积极心态, 向其介绍术后应注意的饮食、生活事项, 指导患者紧急心脏事件的应对方法。③随着患者身体恢复, 医护人员应适时指导患者开展康复练习, 从翻身、坐立逐步过渡到下床、站立、慢步行走, 以降低术后血栓、血小板聚集风险。干预12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治疗。①情志调节。中医“相胜疗法”倡导用积极的情绪抑制不良情绪, 防止患者负性情绪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心态, 使其充分认识情志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 从而克服紧张、躁动、焦虑等问题。②中药浴足。取黄芪60 g, 党参片30 g, 乳香30 g, 鸡血藤30 g, 没药30 g, 川芎30 g, 细辛30 g, 怀牛膝30 g, 附片30 g, 干姜30 g, 三七20 g, 桂枝20 g等药物浸入2 000 mL沸水中煎汤, 保持40 ℃浴足,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持续15 min, 浴足后依次从足底至内侧、外侧、足背按摩约5 min。③耳穴贴压。主穴取大肠、小肠、神门、交感, 配穴取三焦、内分泌、脾、胃、肺等, 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耳部, 然后使用探棒定位贴压耳穴, 固定后以耳部发热为准, 每日间歇性按压5次, 每次2 min。④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公孙、神门、内关等穴位按摩, 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 寒凝心脉者加天枢、大横, 阴血亏虚者加关元、中脘。每日2次, 每次按摩约10 min, 按照从轻到重的原则, 以患者耐受为准。干预12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②运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 (6MWT) , 记录患者6 min能够行走的距离 (6MWD) 。③生活质量:根据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 (SAQ)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涉及5个维度、19个项目。分值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④症状积分: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痛、气短、自汗、体虚、精神萎靡等, 每项0~3分, 总分18分, 分值越低, 恢复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 心功能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LVEF、LVEDD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P<0.05) , 观察组LVEF、LVEDD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比较(x¯¯±s)(x¯±s)     下载原表
 
 表1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1
 
(2) 运动耐力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6MWD均明显优于干预前 (P<0.05) , 观察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耐力比较(m‚x¯¯±s)(m‚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60 425.82±21.79 462.34±33.41△▲
对照组 60 428.53±20.64 446.72±23.59△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3)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对照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优于干预前 (P<0.05) 。观察组SAQ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x¯¯±s)x¯±s)     下载原表
 
 表3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P<0.01
 
(4) 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干预前 (P<0.05) , 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见表4。
 
表4 两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分, 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60 14.62±2.57 6.49±1.28△▲▲
对照组 60 14.89±2.61 9.70±1.16△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1
 
4 讨论
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饮食习惯改变, 冠心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长, 甚至出现年轻化趋势。PCI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 通过重建血运, 可以促进心肌血供恢复, 从而抑制心绞痛的发生。但是PCI术并非治疗的终点, 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且术后仍存在无复流与慢血流、围术期心肌损伤、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2]。如何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 其病因病机与七情失调、寒邪侵袭、心气虚弱、痰浊壅盛等有关, 最终导致患者气血瘀阻、脉络不通。中医认为, 人的情志变化和五脏盛衰有着紧密的关联, 七情不畅是气血不和、脉络瘀阻、阴阳不调的重要原因, 治疗时可从情志、穴位等方面入手, PCI术后刺激相关穴位可促进反射调节, 舒张心血管平滑肌[3]。采用中医情志调节能够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心态, 放松心情, 控制其负面情绪的影响, 调和阴阳, 改善气血运行。中药浴足可使血脉流畅, 协调脏腑功能, 足部穴位对应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 浴足有助于心脉的畅通。耳穴也是中医的特色体现, 刺激耳部穴位可通过经络传导, 调节人体脏腑气血。PCI术后予以穴位按摩, 操作简单, 利于疏通经络[4]。各项措施的联合应用对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PCI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联合中医综合治疗, 给予情志调节、浴足、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 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中医综合治疗对PCI术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应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03.
[2]刘红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J].世界中医药, 2016, 11 (3) :377-380.
[3]杨霞, 吴学华, 沈敏敏.中医特色护理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 2016, 48 (11) :181-183.
[4]刘雅丽.中医辨证施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1) :102-104.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党忠珍

上一篇:补肾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