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康复训练与针刺联合治疗脑卒中患者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由患者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导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肢体、语言、听力障碍, 严重者还可出现偏瘫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针灸能平衡阴阳, 通经活络, 改善肌张力[2]。本文旨在研究康复训练与针刺联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 女20例;年龄46~81岁, 平均 (65.43±9.86) 岁;病程8~20 d, 平均 (12.73±2.13) d。研究组男23例, 女18例;年龄45~82岁, 平均 (65.45±9.87) 岁;病程7~22 d, 平均 (12.72±2.1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头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影像学诊断均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中脑卒中诊断标准[3]。②中医诊断标准:神昏、口眼斜、半身不遂、不语、偏身麻木等均符合“中风”范畴。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完整和主动配合者。
 
1.4 排除标准
心理、神经疾病者;孕产妇;严重肝肾疾病者;其他相关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康复训练。①被动运动:指导患者卧位、坐位良肢的正确摆放方法, 对患肢缓慢牵拉进行抗痉挛治疗, 幅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决定, 协助患者取坐位, 纠正其坐姿, 从有依靠到无依靠逐渐展开训练;指导其进行抬臀训练, 轻叩肌腱, 挤压肌腹, 上下肢进行联动带动患肢运动, 若患肢功能已有改善则指导患者健肢带动患肢运动。②主动运动:指导患者借助外力站立, 循序渐进到能自行站立, 当站立平衡3级或患肢能支撑起身体重量的3/4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平衡杠内步行运动与室外、活动平板、室内步行训练, 每次30~45 min, 每日1次;指导患者穿鞋、穿衣、吃饭等生活活动, 并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上下楼梯活动, 强度以不出现疲劳为宜。10 d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1 d, 持续治疗2个月。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①头针:患者取平卧位, 取百会、神庭、颞三针、顶颞前斜线等穴, 常规消毒, 平刺15~30 mm, 快速捻转, 得气后留针25 min, 每日1次。②体针:患者取平卧位, 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为主, 上肢选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 下肢选髀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丰隆、解溪等穴, 穴位常规消毒, 进针20~45 mm, 平补平泻, 得气后留针25 min, 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1 d, 持续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 。②运动功能: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 (FMA) 进行评定, 包括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则功能越高。③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定, 包括意识水平、视野、面瘫等, 分值为0~42分, 分值越高受损越重。④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评定, 包括进食、洗澡、穿衣等,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则能力越好。⑤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 (SF-36) 评定, 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等,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 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各项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x¯¯±s)(mmol/L,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TC TG HDL LDL
研究组 41 5.78±0.52△ 1.86±0.47△ 1.20±0.38△ 3.72±0.34△
对照组 41 4.18±0.42 1.34±0.20 1.52±0.54 2.75±0.2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FMA、NIHSS及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FMA评分、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 (分, 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FMA NIHSS ADL
研究组 41 62.56±5.81△ 10.03±1.62△ 75.64±5.47△
对照组 41 44.63±5.32 15.36±1.78 56.31±5.0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功能 躯体功能
研究组 41 82.16±2.24△ 83.21±2.34△ 83.14±2.32△ 82.62±2.05△
对照组 41 71.03±2.13 71.20±2.21 71.42±2.13 72.41±2.0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一旦发病, 病情进展快速, 其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 脑卒中的病死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幸存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障碍, 致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 影响其生活质量, 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
 
康复训练通过牵拉、按摩患者患肢, 指导其进行站立、坐、行走、上下楼梯等主被动训练, 能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 促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降低致残率, 提升日常生活能力[6]。此外, 康复训练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激活处在休眠状态的神经因子, 再建、重组脑功能, 进而促使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但部分患者未能持之以恒, 或个体差异等因素, 较难获得理想效果。脑卒中属中医 “中风”范畴[7], 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脑府失养。针刺百会、神庭、颞三针、顶颞前斜线等穴, 可有效刺激大脑皮层, 提升阳气, 活血化瘀, 调节内分泌情况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舒筋活络, 改善微循环状态, 促进脑细胞功能与肢体功能的恢复[8];同时通过针刺四肢诸阳之穴, 能有效恢复肢体阳气, 疏通气血, 改善肢体功能, 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血脂各项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且该组FMA、NIHSS、ADL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促使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提升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杰.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9 (17) :20-22.
[2]姜铭.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 (6) :638-641.
[3] 王伟, 卜碧涛, 朱遂强.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87-96.
[4]陈晓春, 潘晓东.神经科查体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116-128.
[5]朱志勇, 李颖, 李利飞.分经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18, 39 (3) :397-399.
[6]尹晶, 陈邦国, 徐沙贝, 等.超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的安全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 (3) :134-137.
[7]吕强.针灸+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 (12) :1469-1471.
[8]马振中.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双足与保健, 2017, 26 (21) :179-18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貌杨萍 李冬梅 蔡国庆 刘淑卿 黎佩仪

上一篇:中风是一种急性脑病 中医头针疗法

下一篇:针刺联合冰棒刺激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