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压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指由于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患者的局部 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本病的主要致 病因素为高血压病、 动脉硬化。在我国呈现高发病率、 高病死率 和高病残率。吞咽障碍作为脑梗死后主要功能障碍之一, 国内 外研究报道患者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可高达 51 % ~ 73 % [1 ] , 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吞咽障碍的危害性很大, 患 者会出现营养不良、 心理障碍 [2 ] , 并发吸入性肺炎, 有的严重者 可以引起窒息, 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应用穴位按压治疗脑梗 死后吞咽困难,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全部 80 例病例均为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来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脑梗死后吞咽 困难的患者, 随机分为穴位按压组、 对照组。其中穴位按压组男 22 例, 女 18 例;平均年龄(61. 83 ±8. 80)岁;平均病程(56. 57 ± 10. 08)d;病变部位:皮质、 皮质下 10 例, 内囊、 基底节 30 例。对 照组中, 男 21 例, 女 19 例;平均年龄(59. 24 ±7. 71)岁;平均病 程(59. 32 ±9. 79)d;病变部位:皮质、 皮质下11 例, 内囊、 基底节 29 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参照 1996 年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制订的《中 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分标准》 [3 ] , 经头颅影像学明确诊断, 并且有 吞咽困难症状。患者为 50 岁 ~75 岁;意识清醒, 能够配合检查 和治疗;患者无认知、 精神障碍;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3 级;并 且患者发病病程≥30 d。
1. 3 排除标准
患者有失语、 视听障碍、 精神障碍的;患者的头面部、 咽喉部 存在破溃、 感染等局部病变, 不适合穴位按压者;由于其他疾病 造成的吞咽困难的患者;有严重的心、 肝、 肾、 造血系统、 肿瘤、 内 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 1 一般治疗及康复护理
所有患者根据医师医嘱均进行脑梗死的一般治疗, 包括抗 血小板、 降脂稳定斑块、 活血化瘀及基础病的治疗。护理包括饮 食护理、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等。
2. 2 对照组
仅采用一般治疗及康复护理。
2. 3 穴位按压组
采用穴位按压的方法, 穴位按压选择穴位为:百会、 廉泉、 丰 隆和风池。穴位按压的方法及要求:手法要持久、 有力、 柔和, 患 者要有得气效应, 如酸、 麻、 胀、 重的感觉。每个穴位按压 5 min, 每天按压2 次, 5 d 为1 疗程, 休息2 d 后, 再进行下一疗程, 一共 进行 3 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的吞咽情况。
3 疗效分析
3. 1 评定方法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作为评定方法, 患者端坐位, 取 30 mL 的温开水喝下, 观察喝下水需要的时间和出现的呛咳情况。具 体分级如下:1 级, 顺利地 1 次将水咽下, 未出现呛咳;2 级, 要分 2 次以上将水咽下, 未出现呛咳;3 级, 能 1 次将水咽下, 出现呛 咳;4 级, 要分 2 次以上将水咽下, 出现呛咳;5 级, 频繁呛咳, 不 能完全将水咽下。
3. 2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吞咽困难消失, 饮水试验评定 1 级;有效:患者的 吞咽困难改善, 饮水试验评定 2 级;无效:患者吞咽困难改善不 明显, 饮水试验 3 级及以上。
3.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
3. 4 治疗结果(见表 1 ~ 表 2)。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 例>
组别 n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对照组 40>
治疗前 0 0 25 9 6>
治疗后 5 15 15 3 2>
穴位按压组 40>
治疗前 0 0 24 10 6>
治疗后 8 21 7 4 0>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5(12. 50) 15(37. 50) 20(50. 00) 50. 00>
穴位按压组 40 8(20. 00) 21(52. 50) 11(27. 50) 72. 50>
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 穴位按 压组经过穴位按压, 患者的吞咽困难得到明显的改善, 治愈及 有效率达到 72. 50 %。
4 讨 论
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高达 50 %以上, 其中一部分 患者在发病 1 周后可以基本恢复其吞咽功能, 但是在患者发病 1 个月后仍存在吞咽困难的仍高达 16 %, 患者发生脑梗死时, 上运动神经元发生缺血、 缺氧性损害, 导致不能支配神经核, 进 而使患者的颊肌、 咀嚼肌、 舌肌、 咽肌等多块肌肉出现麻痹或者 出现痉挛, 这样患者无法正常进食, 而吞咽困难可以引起多种 并发症, 使得患者不能很好康复, 进而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了经 济负担 [4 ] , 甚至病死率上升。
目前对于脑梗死后吞咽困难, 医学无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 方法和药物, 治疗也仅仅是局限于对症处理, 祛除疾病的诱发 因素, 纠正与疾病相关的病理和生理改变等。近年来, 笔者在工 作中尝试采用中医的穴位按压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治疗脑梗死 后吞咽困难,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经验。
穴位按压的理论依据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 经络理论为指 导, 和针刺相同, 针刺在治疗脑梗死的机理方面, 大致作用如下: ①针刺可以调整脑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②能够显著地改善微 循环, 使血流加速;③针刺能调整神经反射环路中的各个神经元 的兴奋性, 从而实现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和代偿。
本研究选用的穴位为百会、 廉泉、 风池、 丰隆, 是通过阅读大 量的文献研究筛选出来的, 选的穴位无论从解剖上分析, 还是在 穴位的功能主治上, 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既体现了穴位的近 治作用, 又体现了穴位的全身调整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穴位按 压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吞咽困难明显好转, 治愈与有效率明显提 高, 表明穴位按压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有明显的改善。穴位按 压是一种以外力作用于肌体某系统或者部位, 产生能量改变的 治疗方法。而脑梗死的发生, 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能的失调, 导致 该系统出现病变, 通过穴位按压对失调系统的内能进行调整, 使 其恢复正常 [5 ] 。研究表明, 穴位按压可直接调整患者局部肌肉 的伸屈、 咽缩肌及环咽括约肌的吞咽功能, 同时还不断刺激穴位 下面的舌咽、 迷走神经感觉纤维, 使大脑细胞进行功能重组 [6 ] , 从而使患者麻痹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另外穴位按压不是侵入 性的操作, 但能起到与针灸类似的效果, 使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很 大的改善, 避免增加患者的疼痛。
另外,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患者, 由于自身不同 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者失语、 语言不清等, 极其容易产生自卑、 紧 张心理, 对于进食有些顾虑, 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卒中后抑郁, 对 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要安慰他们, 耐心地开导和启发患者, 使 患者有战胜疾病困难的信心, 并且努力消除不良的心理, 积极配 合医护, 更好地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赵丹 徐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