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中风针刺拔罐董氏奇穴疗法

针刺拔罐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恢复期单侧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
 
中风 (stroke) , 即脑卒中, 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发病趋于低龄化、高致残率。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肌力康复治疗是临床中的热点研究之一。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疗效显著,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但现有研究多关注于中风偏瘫肌张力减低, 对于肌张力增高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针刺拔罐董氏奇穴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肌张力增高,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60例, 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观察、评价、操作及统计分析人员均对分配方案不知情, 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行头颅CT、MRI诊断为脑卒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 中医断标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中医中风中诊断标准; (2) 符合中风恢复期分期标准:发病时间≥14天, <90天; (3) 患者病情稳定, 意识清晰, 能配合康复训练; (4) 患者近1月未使用过中西医镇静药物及肌肉松弛剂; (5)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法评价患者瘫痪侧下肢肌力>0级、≤III级; (6) 无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者; (7) 患者或家属知情且同意接受本临床观察。
 
1.4 排除标准
(1) 意识不清及精神病患者; (2) 恶性肿瘤或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疾病患者; (3)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4) 妊娠期、哺乳期或备孕期妇女。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1) 自动要求退出未能治疗足够天数的患者; (2) 依从性不足, 不能遵医嘱的患者; (3) 病情加重未能完成疗程或者出现严重水泡、感染等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针刺治疗:选取环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昆仑、绝骨为主穴, 口角歪斜者配颊车、地仓, 言语謇涩配哑门、廉泉、通里。补法, 针刺深度40 mm, 留针30 min, 每周治疗5次, 共治疗8周。穴位定位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第2版。
 
康复治疗: (1) 早期坐位与坐位平衡训练; (2) 站立与平衡训练; (3) 步行训练; (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期间给予II级护理。
 
2.2 治疗组
康复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
 
针刺拔罐治疗:选取患者双侧董氏奇穴-肾关穴 (即天皇副穴) 、搏球穴 (即承山穴) 、中九里穴、驷马中穴为主穴, 予以常规针刺补法得气后, 患侧下肢扎针穴处拔罐, 针刺深度40 mm, 留罐15 min后将火罐移除, 继续留针至30 min, 每周治疗5次, 共治疗8周。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患者配穴同对照组。穴位定位参照邱雅昌编著《董氏奇穴实用手册》[4]。
 
3 观察指标
3.1 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
检查者徒手牵拉肌张力增高肌群, 行全关节范围被动活动。把痉挛分为0、1、1+、2、3、4级, 每级别积分0~5[5]。显效:积分下降2以上;有效:积分下降2;改善:积分下降1;无效:无改善或痉挛等级上升。
 
 
3.2 CSI临床痉挛指数量表
包括腱反射、肌张力、阵挛3个方面评定[6]。
 
3.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 (下肢) , 最高分为12分[7]。
 
3.4 生活能力评价
采用Barthel指数 (下肢) 评分[8]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满分是45分。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其中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等级资料均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shworth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2。治疗后,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1.7%, 经Wilcoxon秩和检验, P=0.037<0.05, 即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 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 (例)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5.2 两组CSI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CSI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两组CSI评分均减低 (P<0.05) , 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减轻了患者下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 治疗组治疗后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治疗组对改善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SI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5.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 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下肢神经功能缺损, 且两组疗效相当。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5.4 两组生活能力评价比较
治疗前两组下肢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下肢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 (P<0.05) , 且治疗组下肢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下肢生活活动能力, 且治疗组方案在改善患者下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方案。见表6。
 
 表6 两组Barthel指数下肢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6 讨论
部分中风患者因肢体肌张力的异常增高会出现肌痉挛, 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肌体功能的恢复, 本病属于中医的“痉证”范畴。
 
董氏奇穴是董门祖传数十代的针灸绝学, 素有“浆糊秘术之称”。它的创始人是董公景先生, 祖籍山东省平度县, 于1949年举家迁往台湾。1971年, 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的半身不遂, 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朝野, 时人盛誉其为“当代圣针”, 至此董氏奇穴广为流传。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 并创新而独成一派。其为目前针灸疗法应用的一个新的体系, 对人体穴位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董氏奇穴是根据病变部位的全息投影取穴, 正所谓奇正相通, 虽为奇穴, 也有与经穴相同之处, 如天士穴与孔最穴, 串穴与支沟穴, 九里与风市等, 且其功效在传统功效基础上又另有不同, 注重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肩中穴位于臂上肌肉最丰隆处, 刺之可治小儿麻痹症之肌肉萎缩。本研究中取穴也基于此理论, 取患者下肢穴位。肾关为董氏奇穴小腿部位要穴, 位置在阴陵泉穴下一寸五分处, 是补肾第一要穴。搏球穴即承山穴, 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后下肢活动障碍的治疗中[9,10,11], 疗效显著。九里穴与风市穴相合, 位于大腿外侧, 在阔筋膜下, 股外侧肌中, 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 针刺可以增加患者髋关节最大内收角度, 减小髋关节外展度, 增大髋关节屈伸活动度[12]。驷马中穴, 在胃经上, 位于膝膑骨外上缘直上9寸, 风市向前横开3寸, 可补益后天之本。
 
本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拔罐董氏奇穴治疗中风恢复期下肢肌张力增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尤其是在改善患者下肢痉挛状态与下肢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原因可能是由于观察周期较短, 未观察患者在中风后遗症期针刺疗效。目前关于董氏奇穴的报道尚少, 尤其是其机制研究, 今后对其机理的进一步探讨, 将更有效的促进临床医师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标准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訾明杰, 刘保延, 刘志顺, 等.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评定标准述评[J].中国针灸, 2006, 26 (8) :599-601.
[2]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 [J].中华精神科杂志, 1988, 21 (1) :60.
[3]王永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 1986 (2) :56-57.
[4]邱雅昌.董氏奇穴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27.
[5]魏鹏绪.关于改良Ashworth量表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 (1) :67-68.
[6]燕铁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J].现代康复, 2000, 4 (1) :88-89.
[7]罗祖明, 刘凌, 商惠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三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巴氏指数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3 (4) :241-243.
[8]张雅静, 张小兰, 马延爱, 等. 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测量的信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5) :30-32.
[9]张小丽, 齐瑞, 严隽陶.中风后偏瘫中西医结合优化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 2013, 33 (12) :1113-1117.
[10]谢静霞.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 30 (10) :80-82.
[11]喻桂姣.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气虚血瘀中风后肢体障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 31 (8) :81-83.
[12]刘婧, 陈利芳, 周杰, 等.恢刺法调节中风痉挛瘫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16, 36 (10) :1013-1017.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智 钱珊 王福庆 赵怀宇 付新朋 钟建国

上一篇:脑中风探讨醒脑开窍针疗法

下一篇: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