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糖尿病>正文

糖尿病反应穴位体征进行诊断

糖尿病除了现行的血糖、尿糖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之外,遇到病情缠绵复杂的病例,在用药、在并发症治疗,或者并发症较重需要中西医联手救治时,中医自身没有自己的客观性诊断指标,没有临床辨证用药的标志性客观体征。单一的血糖、尿糖化验指标往往使人难以把握病情轻重。笔者近三十年来开展从脉象、脉象与穴位对照检查的中医查体以来,发现了在经络穴位上可以检查出与糖尿病病情相符的可以辅助血糖尿糖化验诊断的经络反应体征,而且十分客观可靠。依据这些经络反应点体征检查、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以及一些具有严重的并发症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发现糖尿病经络反应穴位体征
“反应体征”是笔者近年来发现的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疾病过程中可以作为中医主要诊断治疗依据的特异性经络穴位体征。这些迄今还未见有专业的资料报道。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是讨论“穴位反应”与“分阴阳用药”的专著,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一篇经典著作。笔者发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许多关于中医穴位“阴阳体征”诊断的内容。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察色按脉”就指的是进行经络穴位检查。其中“腧穴”——“阴阳”——“神明之府”这一段,就是揭示“穴位反应”这一生命现象除了疾病诊断治疗之外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生命科学奥秘。古人的实验研究结论认定,人体体表反应的“穴位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诞生的地方。笔者的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并证实,“穴位阴阳”具有人体生命活动“原点”的作用。人体体表在各种疾病中普遍存在着这种穴位阴阳反应。
笔者发现,结合穴位反应用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定其血气,各守其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就是“阴阳应象大论”所要阐发的中心思想。“阴阳”与“应象”的概念,“阴阳”指的就是穴位,“应象”泛指人体体表所应的气象和天体体表所应的气象等。总体意思是说,天人合一,“人体气象阴阳与天体气象阴阳相应”。天体与人体在生命活动方面存在密切联系。
糖尿病的反应穴位体征多数很明显,主要反应在肺经、胆经、胃经、脾经,如肺俞、脾俞、阳陵泉、上巨虚等。这些反应穴位在体表都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反应体征。比如隆起、肿满,发热、寒凉等。通过这些穴位的检查,可以辅助糖尿病的化验诊断,判定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如果反应穴位重,病情就重,反应穴位轻,病情就轻。判定并发症的有无。如果单是血糖高,几乎就没有什麽严重的穴位反应。如果穴位反应很重,穴位坚紧涩实硬,肯定有严重的并发症存在。判定病程的长短。病程短的,穴位皮肤血管上的颜色、纹理、血管走向都很正常,多没有严重的穴位反应。病程长的,穴位皮肤血管上的颜色、纹理、血管走向都不正常,多条经络上已经出现不同年限的、形式多样的、模糊不清的经络穴位反应。

2 通过糖尿病反应穴位体征进行诊断的基本规律
糖尿病的穴位反应一般很有规律。比如2型糖尿病,血糖高时,常发现肩井、肺俞、肝俞、胃俞等穴位出现反应。血糖不高时则不会出现这一系列穴位反应。如果大椎夹脊、风府、天柱、大抒穴等出现系列反应时,会出现尿糖阳性。如果反应较重时,除了尿糖阳性,多数还有肾功损坏,尿中有蛋白。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说经常感觉乏力,疲惫不堪,双胃经穴位一定会出现反应。若再加上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还会出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反应穴位。四肢发麻会出现手厥阴心包经的反应穴位。
以上反应穴位通过程序化的平脉辨经查穴和“色脉对照检查”的中医查体方法可以检查出每个病人相关的反应穴位。
在操作方法上治疗前先通过寸口脉平脉辨经,大体找到当时病变的脉动部位,再到相关的经络部位上去检查,找到该病变的反应穴位。如果该病变经络上的反应穴位表现的是寒的体征,即认为该经络的病变是寒证;如果该病变经络上的反应穴位表现的是热的体征,即认为该经络的病变是热证;如果该病变经络上的反应穴位表现的是虚的体征,即认为该经络的病变是虚证;如果该病变经络上的反应穴位表现的是实的体征,即认为该经络的病变是实证。
比如上边讲的,2型糖尿病反应出来的穴位是肺俞,如果肺俞上反应的是寒的体征,那麽就可以诊断为肺寒证。如果肺俞上反应的是热的体征,那麽就可以诊断为肺热证。如果肺俞上反应的是虚的体征,那麽就可以诊断为肺虚证。如果肺俞上反应的是实的体征,那麽就可以诊断为肺实证。其他反应穴位都按这样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辩证。

3 糖尿病穴位反应体征的隐匿性变化
糖尿病穴位反应的隐匿性变化是指反应穴位在病变早期还不容易被辨识的隐蔽的非显性反应形式。在以往的报道中至今还未见阐述过穴位反应体征客观存在的文章,更谈不上对穴位隐匿性反应的认识。所以穴位隐匿性问题仍然是个比较新鲜的话题。
初学脉诊查体的人进行穴位反应体征检查时往往觉得很难。原因是穴位并不是都很明显的暴露在每个人的面前。
患者某甲,下肢有三个穴位,分别是左右筑宾和右跗阳,这些穴位分别提示脾肾存在较严重的病变。可是早先就没有什麽太严重的穴位局部改变。患者陈某,右跗阳穴在上大学时出过疖子,当时认为是感染长时间换药才被治好。时隔三十多年,2007年7月中旬该患者按中医查体治疗时,好好的一个穴位上突然出现一个包块来,面积比桃核大。患者张某,右腿上经过治疗,出现三个大的反应穴位,而且很快肿满实硬,旁观者谁都看得出来。
当糖尿病病人第一次就诊时可能只能发现“寸口”脉的变化和体表某一反应穴位部位“色”的变化。这就是穴位的客观存在没有被广泛认识的原因。单重视寸口脉诊的“独取寸口”脉诊法,来源于中医启源时由不重视寸口脉、发展到后世又不重视穴位检查的更极端的做法。使疾病诊断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脉诊”法变得庸俗而简单化。对于糖尿病之类疾病来说就很难作出量化的正确判断。古籍因此在当时就特别强调必须“色脉互参”。就是脉象与穴位对照观察。但现在“色脉互参”的人几乎没有了。
古典医学书籍中有许多文字是不哪麽明朗的,但隐晦中含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在判断穴位是否反应时有一种说法,“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当点穴或针刺过程中,体表有“色”的变化的部位就会因寒的“体征”而逐渐增生出现硬块,有的穴位局部高出穴位表面。有的甚至变的坚紧涩不易针刺。假若“色”的变化部位是热的体征,经过相应治疗会出现皮肤红肿、出血以及刺痒。

4 糖尿病经络体征辅助化验诊断之实践与思考
经络体征是数千年前早已被记载在中医典籍里的各种疾病的诊断依据。在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不够好,病因病机还不够十分明了的今天,很有必要将经络体征作为糖尿病血糖尿糖化验诊断的辅助手段。
糖尿病患者某乙,糖尿病15年,空腹血糖9-11毫摩尔升,尿糖+++。口服降糖药效果一直不好。中医查体发现肩背部广泛出现不规则的形如青春痘的暗褐色皮肤斑点,以肩部及两肩胛为甚。肺俞、肝俞、胃俞及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多处出现反应穴位。这些体表的穴位反应,就是机体本能地调节内分泌的一种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治疗中当穴位上的反应减轻时,尿糖很快就消失了,接着血糖逐渐开始下降。到穴位上的反应完全消失时,尿糖及其他检验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
糖尿病患者某丙,患糖尿病20年,一直靠药物控制。出现并发症后又打上胰岛素。2003年因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险些出现生命危险,从此打上胰岛素。可是精神日差,走路快了就觉得心前发慌。面色青紫发肿,浑身没劲,两腿无力,连家务活也做不了。最后是肩周炎一天天加重,肩臂整晚上疼痛不能入睡。中医查体发现右脉沉缓几乎摸不着。肩背上的穴位和右腿上的穴位异常敏感。临床观察发现,当肩背部的穴位经过治疗由隐藏到开始反应出来,到一天天变得肿硬、紧涩起来。这时由于胰岛功能开始恢复胰升糖素分泌加快,尿糖转阴、尿蛋白消失,肩周炎逐渐减轻,精神体力都有了明显改善。但血糖未见下降,而且一天天攀升。直到反应穴位消失,肩周炎得到治愈,血糖从稳定到开始下降、到最后接近正常,经络穴位反应体征在辅助血糖尿糖化验诊断和血糖调控中起了很大作用。
笔者认为,糖尿病反应经络穴位体征辅助血糖尿糖化验诊断和血糖调控的临床观察虽然刚刚开始,但对研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降糖、糖尿病并发症控制和治疗等重大理论问题有很大价值。现行糖尿病理论一直片面强调降糖,认为血糖高是导致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人以为早打胰岛素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中西医药物开发研究方面也只顾降糖,忽视对其远期疗效的跟踪观察。笔者发现,简单地降糖只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穴位反应体征的观察中发现,血糖高是有两重性的。在病变的早期,短时间的使用降糖药是必要的,在病变的后期,穴位反应点提示,肝脾失调已经很严重,许多人使用降糖药后,反应穴位内陷。不解决包括穴位反应在内的潜在的并发症治疗问题,单一评价降糖功效的糖尿病治疗理念是值得探讨的。
笔者实验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通过查体有两组反应穴位,部分隐藏的反应穴位经治疗后才会被凸现出来。它们本能地随时监控着胰岛内分泌变化,调控着胰岛内分泌。寒热虚实不同的反应体征在不同的反应时期对血糖的调节具有两重性。在病变的早期,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凸现的穴位消失后血糖会逐渐趋于正常。在病变的中后期,邪毒内陷,受穴位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后隐藏的反应穴位还会更加凸现出来,血糖也会一天天攀升。内服药配合穴位平衡调节后如果反应穴位再回到病变早期的穴位反应时期,凸现的穴位消失后血糖才会逐渐趋于正常。如果将这些反应穴位查找出来,通过内外治结合调整,糖尿病患者多能获得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的根本性治疗。

上一篇:糖尿病穴位康复操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自然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