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糖尿病>正文

滞针动法配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随着当今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多,病程日久者,其并发症也随之而来。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颅神经麻痹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10倍[1]。作为糖尿病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的外展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球向目外眦运动障碍,并时常因复视而伴有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甚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该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和心理健康[2]。随着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逐年增多,该病已引起中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医治疗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方法种类众多,如中药汤剂[3]、针灸[4,5]、电针[6]、穴位注射[7]、按摩、中西医结合疗法[8]等,其中针刺结合电针疗法应用广泛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依据高维滨教授多年临床实践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此项研究采用滞针动法配合电针疗法观察其对本病的疗效,为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事实依据。现将此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来源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一门诊及兴化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并确诊为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共60例。年龄45~65岁,病程不超过6个月。所有患者自愿接受滞针动法、常规针刺法且结合电针治疗该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9]中关于外展神经麻痹的西医诊断标准:患者一侧眼球无法向颞侧转动或向颞侧转动功能受限,患侧眼球偏向鼻侧,伴有复视,可伴有代偿头位和头晕、恶心、呕吐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正式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目偏视”的诊断标准: (1) 眼位偏斜,患眼向外直肌作用的相反方向 (内侧) 偏斜; (2) 眼球活动障碍,患眼向外直肌作用方向活动受限; (3) 复视、双眼视一为二; (4) 代偿头位,头向患侧外直肌方向偏斜; (5) 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10]。以上5个诊断要点,其中具备 (1) ~ (3) 即可诊断本病。
 
1.3 纳入标准
(1) 年龄45~75岁; (2) 确诊为糖尿病且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 (3) 符合中西医关于外展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4) 对针灸及电针耐受者; (5) 病因诊断明确者。
 
1.4 排除标准
(1) 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2) 对针灸及电针不耐受者; (3) 有出血倾向者; (4) 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过敏者; (5) 中途主动停止该项研究或服用其他药物者; (6) 处于妊娠期、中重度感染甚至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7) 意识有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提高对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的认识,注意日常生活中各种注意事项以及给予所有患者基础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至最佳状态。治疗期间,统计患者治疗次数,若有治愈者则结束治疗。
 
2.1 治疗组
选穴:主穴:患侧眼球外直肌附着点,瞳子髎;配穴:双侧合谷、足三里。
 
操作:选用0.25 mm×25 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 (华佗牌,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 ,电麻仪型号为:长城牌KDW-808I。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嘱其患侧眼球向健侧水平转动至最大限度,右手持针刺入患侧眼球外直肌附着点,进针方向为针尖指向目外眦且平刺,轻柔慢速捻转进针约2 mm,使针身带动患侧眼球被动性向目外眦方向水平转动,至最大限度,后留针。针刺同时,嘱受试患者患侧眼球努力向目外眦方向同步水平转动。针刺过程中一系列动作需清灵柔和且稳定,切记右手不可颤抖及用力过度。此后,用电极连接外直肌附着点及瞳子髎,给予疏波1.5 m A、1.5 Hz,密波1.5 m A、30 Hz,两者交替约1.5 s的疏密波,进行电刺激30 min后,取下电极,轻轻取出瞳子髎穴处毫针,再对眼外直肌附着点处毫针以滞针动法行针。行针时,慢速轻柔捻转使针身具有一定弧度带动患侧眼球被动性向目外眦方向水平转动,至最大限度时停滞1~2 s,后持针至原处。重复此前行针动作15次左右后再留针5~10 min,然后再以滞针动法行针3~5次后轻柔出针。每日1次,周日休息,14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2.2 对照组
选穴:主穴:患侧睛明、攒竹、鱼腰、瞳子髎及四白;配穴:双侧合谷、太冲、足三里及行间[11]。
 
操作:患者仰卧位,对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睛明穴用毫针直刺入10~15 mm (约0.5寸) ,禁止提插捻转,其余穴位则以平补平泻手法刺入15 mm,用电极连接攒竹及瞳子髎,给予疏波1.5 m A、1.5 Hz,密波1.5 m A、30 Hz,两者交替约1.5 s的疏密波,进行电刺激30 min后,取下电极,轻柔取出毫针。在取睛明穴毫针时,着重用消毒棉球按压该穴2 min,以防止出血。
 
3 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进行患侧眼球运动距离测量和复视角度测定,评价患侧眼球外展运动受限程度及复视这两个主要症状的变化。
 
3.1 观察指标
3.1.1 患侧眼球运动距离测量
患者头部正位固定,照相机置于患者患侧眼球水平正前方,嘱患者向左或向右水平转动至最大限度时进行拍照,后导入电脑测量照片上患者患侧眼球瞳孔中心点与目内眦的距离,并记录数值[12]。
 
3.1.2 复视角度测定
患者保持头部不动,在距离双眼1 m等高处设置水平缓慢移动的光源,复视角度为双眼由第一眼位至患侧眼目外眦方向水平转动时第一瞬间出现复视时患侧眼瞳孔中心所在方位与水平所成的角度,由电脑自动记录数据[12]。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拟定。痊愈:患侧眼球水平运动正常,复视症状消失;显效:患侧眼球水平运动障碍或 (和) 复视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患侧眼球水平运动障碍或 (和) 复视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患侧眼球水平运动障碍或 (和) 复视症状基本无变化。
 
3.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经χ2检验,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4.2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眼球运动距离测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侧眼球运动距离具有可比性 (P>0.05)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侧眼球运动距离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侧眼球运动距离增加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P<0.01) 。提示在眼球运动距离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3.4.3 两组治疗前后复视角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复视角度具有可比性 (P>0.05)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侧眼球复视角度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侧眼球复视角度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P<0.01) 。提示在眼球复视角度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4。
 
4 讨论
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主要因硬脑膜或海绵窦等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及基底膜增厚、血管腔狭窄、微血栓或栓塞形成等导致外展神经节段性脱髓鞘甚至坏死所致[14,15]。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剂、A型肉毒杆菌毒素、复方樟柳碱、高压氧[16]和手术治疗[17]等,具有疗程长、副作用大、花费大、患者饱受本病的苦恼等缺点。本法治疗该病是依据现代解剖原理和近端取穴法,针刺患侧眼球外直肌附着点,使外展神经产生兴奋,同时改善其周围血液循环,增强营养代谢,促进外展神经修复,最终加速恢复患侧眼球外展运动功能;电刺激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再生[18],近年来其为神经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电刺激既可促进损伤神经后神经元的存活和新的芽枝形成,又可启动并增加该神经的轴突再生速度;另一方面,电刺激产生的磁场具有极化作用,可以使神经细胞内Ca2+的蓄积减少,稳定细胞膜结构,增强细胞内线粒体部分酶活性,以达到阻断神经元继发性病变的目的。故加以疏密波电流,克服人体能适应单一波型的缺点,在治疗时具有动力作用较大、兴奋效应占优势等优点,有能引起肌肉有效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代谢,改善营养的作用[19]。瞳子髎穴的作用为: (1) 与外直肌附着点连接电极,形成电流回路; (2) 为胆经起始穴,肝经与胆经相表里,又“肝开窍于目”,且本穴于《针灸甲乙经》云:“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故选之为主穴。合谷穴是大肠经之原穴,为“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足三里穴为胃经之合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目受血则能视”;《内经》云:“大、小肠皆属于胃”,大肠经与胃经相接,两穴相结合,共奏调经气以濡养眼部筋脉、和胃腑以补脾胃气血之功,故选之为配穴。故本法是在对中医传统针灸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滞针动法配合电针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体征,增加患侧眼球运动距离,减小复视角度,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希望通过本研究将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推广到临床实践中,为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本病患者的生活水平。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宗凯 刘刚 陈学梅 沈广洪 朱茜 师帅

上一篇:糖尿病辨证论治探讨 补肾填精法 豁痰开窍法

下一篇: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 自制敷料负压引流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