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失眠>正文

期门穴点刺出血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理论探讨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不得眠”范畴。古籍中有大量相关记载,如营卫失调论、阴阳论、脏腑气血论、五神论、六经及开阖枢理论等[1]。现代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多巴胺、5-羟色胺、褪黑素等异常,会导致的睡眠-觉醒周期发生异常改变,由此引发失眠[2]。顽固性失眠多指病程超过2年的慢性失眠,该病容易反复且缠绵难愈,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需长期借助药物镇静安神[3]。长期睡眠不佳与情绪焦虑或抑郁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身心健康、工作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顽固性失眠病程长,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能力下降等问题。目前,中西医治疗顽固性失眠均有较好疗效,其中中医有针灸、铜砭刮痧、耳穴贴压等多种治疗方法,西医以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为主,可有效改善发作性失眠,但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药物依赖及撤药时反跳反应等[3]。本文结合现有的古代文献资料和现代文献研究,探讨肝经及期门穴与顽固性失眠的关系,并基于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病机分析期门穴点刺出血治疗该病的有效性。
 
1 期门穴的穴解
1.1 期门穴为十二经循行流注的终点
《说文解字》言:“期,会也。”段玉裁注:“会者,合也。期者,要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月犹时也,要约必言其时。”“期”有会合之意,且有时间规律性。《灵枢·岁露论》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至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日有日相,月有月相,均有节律,日月循环。十二经脉循行与日月相相参,期门穴是十二经脉循行的最后一穴。以“门”命名的穴位多靠近于人体各腔隙之中,有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外可护卫肌表,内可调脏腑气血功能,联系各脏腑,调节气血功能[4]。期,即周期,一周;门,即门户。两侧季胁如敞开之门户,穴位位于胁肋部,经气运行到此,正满一周,故命名为期门。《标幽赋》言:“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针灸问对》言:“十二经始于手太阴之云门,以次而传,终于足厥阴之期门。”气血出于云门穴,止于期门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期门穴为十二经循行流注的终点,是人体经脉气血循环流注的重要关口,对一身气血的运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2 期门穴有疏肝畅肺之功
十二经气血经期门穴上膈流注于肺经。《伤寒论》言:“伤寒发热,啬啬恶寒……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太阳伤寒病外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内有口渴、饮水、腹满等里证,为肝乘脾证,可通过针刺期门穴以泄肝气,使肝不横逆犯脾,也不侮金,又间接宣降肺气,使邪祛正安。期门穴为肝经与肺经交会之处,针刺该穴可以疏肝畅肺。
 
1.3 期门穴疏泄肝木,调理一身气血运行
期门穴归属肝经,又为肝之募穴。《标幽赋》言:“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可见,募穴对于脏腑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肝主藏血,期门穴位于肝经循行之胸胁部,是气血汇集之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期门穴的主治病证表现虽有不同,多属于肝气盛实、肝血郁滞证,证明期门穴有条达肝气、调理气血的作用[5]。期门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阴维脉的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期门穴:“肝募也……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针刺期门穴能疏泄肝木,运化脾土,助一身之气血周流[6]。
 
1.4 期门穴点刺出血泄肝经郁结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期门穴位于肝胆体表投影区,对肝胆疾病有良好疗效。研究表明,募穴期门、日月穴对肝胆疾病有良好的疗效[7]。韩秀华等[8]发现艾灸肝俞、期门穴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赵洪才等[9]发现期门穴刺血为主对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针灸甲乙经》言:“妇人产乳余疾,食饮不下,胸胁支满……腹满,少腹尤大,期门主之。”期门穴点刺出血可以泄血热郁结,对于实邪或因虚致实导致的肝经气血郁滞,有较好的疗效。期门穴为经络气血运转之枢纽。方芳[10]发现期门穴刺络拔罐治疗乳腺增生有显著疗效。丁宁等[11]发现深刺期门穴治疗抑郁症有显著疗效。
 
1.5 期门穴为阴维脉的交会穴
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期门穴为阴维脉的交会穴。若将十二经脉比作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言:“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可知,阴维脉统领人体一身之阴气。期门穴作为阴维脉的交会穴,具有调和阴阳、畅通气血的作用,可使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气血蓄积、灌溉有序进行。对于气血郁滞导致的阴性病证,选取阴维脉治疗有良好效果。《难经·二十九难》言:“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言:“怅然者,其人惊,即维脉缓,缓即令身不能自收持,即失志善忘恍惚也。”可见,维脉与情绪异常密切相关。顽固性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而针刺维脉有缓解抑郁情绪的作用[12]。期门穴作为阴维脉与足太阴经、足厥阴经的交会穴,对缓解异常情绪有重要作用。
 
2 期门穴对5-羟色胺、多巴胺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睡眠-觉醒机制与5-羟色胺有密切关系[13]。5-羟色胺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可延长非快速眼动睡眠、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入眠、浅睡时间,在调节机体的昼夜节律、认知等生理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13]。多巴胺受体可缩短苏醒时间[14]。研究表明,应用期门穴刺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血清5-羟色胺水平,降低多巴胺水平[15]。
 
3 基于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病机分析期门穴点刺出血的有效性
3.1 基于营卫阴阳理论论治顽固性失眠
营卫阴阳理论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言:“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昼夜循行,以应刻数,决定人体寤寐节律。营卫正常运行,节律正常,阴阳和,则睡眠自安。营卫失调导致阴阳失调,营卫之气不能正常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顽固性失眠,可从营卫论治。肝经属厥阴,是阴尽阳生之脏,肝气疏泄气机正常,可促使卫气循行。卫气循行与肝密切相关。肝开窍于目,卫气从阴出阳,由目起始,而其在日间循行于体表的过程也是在肝疏泄作用下得以有序运行的。由营卫之气长期运行失调引起的顽固性失眠,可从肝论治。肝气调畅,利于营卫之气的运行有序。顽固性失眠病程较长,久病必虚,虚久必瘀。期门穴点刺出血有利于促进肝经疏泄、卫气循行,改善失眠。
 
3.2 基于脏腑气血理论论治顽固性失眠
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顽固性失眠,其中肝为重要的病位。肝主疏泄,主藏血,可调畅气机,肝不横逆犯脾,不上侮肺金,则“人卧血归于肝”。肝藏血功能正常,则心行血功能有物质基础。“一气周流”理论认为,脾为中轴,肝主左升,肝功能正常,有利于肺主右降,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肝在人体气血周流过程中起重要的推动、调控作用,肝气血充足,可充盈五脏气血,改善失眠。顽固性失眠当从肝论治。姜德友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多从肝论治,收效显著[16]。
 
3.3 基于痰、瘀、虚论治顽固性失眠
顽固性失眠病程日久,阴血损耗,阴津减少,阳相对偏盛,阴虚则虚热生,煎熬阴津,日久产生痰及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病顽疾多虚多瘀,古籍中有很多从痰、瘀、虚论治顽固性失眠的记载。《证治要诀》言:“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医学心悟·不得卧》言:“有湿痰壅遏神不安者,其证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医林改错》言:“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针对痰、瘀、虚病因,分述失眠病机如下。
 
(1)顽固性失眠本质为虚
顽固性失眠病因复杂,但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因顽固性失眠病程较长,久病必虚,且长期精神紧张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伤脾,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脾失健运或脾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亏,进一步加重失眠。失眠日久,又耗损心神心血,加重气血亏耗,如此恶性循环。可见,顽固性失眠本质为虚,多为心脾两虚。
 
(2)顽固性失眠多痰湿内生,瘀血阻滞
痰、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会损伤脾胃,饮食积滞,从而聚湿生痰。《素问·逆调论》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饮食积滞日久变生痰湿,会导致睡眠不安。《张氏医通》言:“五志不伸,往往生痰聚饮。”顽固性失眠多情志不畅,也会聚湿生痰,痰湿内生,久郁而化火,又会加重失眠。《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言:“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可见,痰湿久郁化热,上扰心神,导致失眠。《医林改错》言:“夜睡梦多,是瘀血。”《医方难辨大成》言:“气血之乱,皆能令人寤寐之失度也。”瘀血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久病致瘀,顽疾多瘀,顽固性失眠属久病顽疾,且多为气血亏虚、痰瘀阻滞之证,因此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有重要意义。
 
(3)期门穴点刺出血的有效性
针对痰、瘀、虚等致病因素,临床应从整体出发,重视活血化瘀、消痰软坚。《丹溪心法》言:“气有余便是火,肝气怫郁,郁而化火,煎熬津液为痰。”治疗痰火等证,还应重视条达肝气。《吴鞠通医案》言:“有肝郁者,必克脾,脾受克者必停饮。”肝郁可影响脾之运化,导致水饮停聚。故痰湿之证,应注重疏肝理气,健运脾气,祛除痰湿。顽固性失眠患者多思虑过重,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这又能加重肝气郁结,故针对气滞血瘀型顽固性失眠,应重视疏肝。《素问·调经论》云:“血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点刺出血有“去菀陈莝”的作用,能祛除痰瘀。期门穴为肝之募穴,与肝胆有密切关系,位于肝胆脏腑的体表投影区,临近肝胆脏腑组织,常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研究表明,针刺或艾灸期门穴对肝胆疾病有重要作用[7,8,9]。期门穴点刺出血,可活血化瘀、祛除痰湿,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方面有良好疗效。
 
4 小结
期门为肝之募穴,是足厥阴经、足太阴经、阴维脉的交会穴,为十二经循行流注的终点,有疏肝畅肺之功,可调理一身气血运行。研究表明,期门穴与5-羟色胺、多巴胺等影响睡眠的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顽固性失眠因病程长,多涉及痰、瘀、虚,在常规辨证施针的基础上,配合期门穴点刺出血,可泄肝经郁结,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门东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失眠 针刺百会穴 方选协调方调胃舒郁汤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