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74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儿童患病率为3%~5%, 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1]。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是指症状、体征消失且维持4周以上, 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时机, 可减轻和减少疾病发作, 且存在治愈可能, 因此缓解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是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两种方法, 对机体具有整体调节优势。本研究选取14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 分析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固始县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4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74例。观察组男39例, 女35例;年龄1~10岁, 平均 (4.06±1.53) 岁。对照组男44例, 女30例;年龄1~8岁, 平均 (3.97±1.49) 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3年修订) 》诊断标准[3], 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分型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前2周未接受过相关治疗。
1.3 排除标准
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者;依从性较差者;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咳喘散穴位贴敷治疗。咳喘散组成:延胡索12 g, 甘遂12 g, 芥子35 g, 白芷10 g, 细辛15 g, 肉桂5 g, 黄芩片5 g, 麝香5 g, 取上药研磨成粉末, 取3~5 g用少许甘油、生姜汁搅拌调制为直径1 cm左右的药饼, 贴敷于膏盲、肺俞、天突、大杼, 每贴4 h, 每日1次, 每周连续贴敷5 d。治疗3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耳穴压豆选用沸水烫过的王不留行籽, 置于0.6 cm×0.6 cm的胶布上, 选取肺、平喘、皮质下、下屏尖、神门、交感等耳穴反应区, 每次取双耳, 贴2或3个耳穴反应区, 指导患儿家属适度揉、压、按、捏王不留行籽, 以耳朵感到发热、酸、麻为宜。每日按压3~5次, 每周更换1次王不留行籽。治疗3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血清白介素 (IL) -5、IL-10水平: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2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随访半年, 无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发作症状, 哮鸣音消失;有效: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减少>50%, 发作时症状缓解;无效: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与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临床控制+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IL-5、IL-10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儿血清IL-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 , IL-10均高于治疗前 (P<0.05) , 且观察组治疗后IL-5、IL-10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白介素-5、白介素-10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4%, 高于对照组的78.38%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疗效比较[例 (%)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74 37 (50.00) 30 (40.54) 7 (9.46) 67 (90.54) ▲
对照组 74 26 (35.14) 32 (43.24) 16 (21.62) 58 (78.38)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咳嗽”等范畴, 小儿疾病反复发作是痰饮久伏、风邪入侵所致, 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肺主气, 气虚所致腠理不密, 邪易犯肺, 宣降失职, 触引伏痰, 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 相互搏结是疾病发作的病机, 因此补益肺气是辨证论治缓解期的关键。咳喘散含有延胡索、甘遂、芥子、白芷、细辛、肉桂、黄芩、麝香, 是治疗气虚外感经典药方, 其中延胡索理气活血, 止痛散瘀;甘遂消肿散结, 泻水逐肿;芥子保肝护肝;白芷活血生肌;细辛祛风通窍, 解表散寒;肉桂抗菌通经, 镇静镇痛;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麝香活血化瘀, 开窍醒脾。诸药合用, 可利气豁痰, 祛风散寒, 行气活血, 温肺化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咳喘散能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缓解气道炎症反应, 舒张支气管[5]。耳为“宗脉之所聚”, 取王不留行籽对耳穴反应区进行耳穴压豆治疗, 可疏通经脉, 调整肺气, 祛邪扶正。咳喘散穴位贴敷可通过皮肤及穴位产生作用, 当药物作用于机体穴位后, 可扩张毛细血管, 有利于药物成分通过皮肤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淋巴液而发挥药理作用[6];耳穴压豆可直接影响物理和化学感受器,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功能, 提高机体抵抗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4%, 高于对照组的78.38% (P<0.05) , 提示咳喘散穴位贴敷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此外, 研究指出, IL-5与支气管哮喘发病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可加重气道炎症状态, 而IL-10具有抗炎作用[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5、IL-1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咳喘散穴位贴敷合耳穴压豆能改善炎症状态, 缓解患者病情。另中药贴敷仅需在对应穴位贴敷给药, 无须口服或静脉滴注, 耳穴压豆属于物理性刺激, 无不良反应和痛苦, 所以患儿及家属接受度较高, 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咳喘散穴位贴敷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能改善患儿炎症状态, 疗效显著。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