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科>小儿腹泻>正文

温中健脾类推拿手法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以 6 个月 至 2 岁的婴幼儿较为多见 [ 1 ] 。目前, 在临床上针对泄泻 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抗生 素或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为主 [ 2 ] 。然而此类方法有较多 的毒副作用, 若使用不当会导致患儿肠道菌群紊乱, 产 生耐药性, 给患儿家庭造成较高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不 易被患儿家长接受 [ 3 ] 。小儿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 种特殊的儿科治疗方法, 历史悠久, 多用于小儿呼吸系 统、 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 4 ] 。笔者采 用温中健脾类推拿手法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 取得较好 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4 5 例均为 2 0 1 6 — 2 0 1 7 年在河南省儿 童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脾虚型泄泻患儿, 年龄最小 5 个月, 最大 3 岁; 病程最短 2 个月, 最长 1 年。

1 . 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5 ] : 大 便次数增多, 少则 3~4 次, 多则 7~8 次, 粪便质稀, 可 伴少量黏液; 周身乏力, 纳食不佳, 偶有腹胀、 腹痛等; 面 色萎黄, 体形消瘦, 口流清涎; 舌质胖大, 舌苔白腻, 脉细 无力。

1 . 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施术部位皮肤完 好, 可耐受推拿治疗; 年龄在 5 个月至 4 岁。

1 . 4 排除标准 患儿病情较重, 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 乱; 患儿合并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患儿局部皮肤溃 烂, 无法治疗; 在治疗期间采用其他相关治疗; 患儿无法 按时完成治疗。

2 治疗方法

采用温中健脾类推拿手法治疗。 ① 补脾经: 自患儿 指尖推向指根, 每分钟 2 0 0 次, 推 2m i n 。 ② 揉艮宫: 力 道适中, 以患儿耐受为度, 厌食较重者可适当加力, 揉 2m i n 。 ③ 摩 腹: 轻 柔, 缓 和, 顺 时 针 3 6 圈, 逆 时 针 3 6 圈。 ④ 揉中脘: 以中指压在中脘穴, 力道以患儿耐受 为度, 顺时针缓慢揉动皮下组织 2 0 0 次, 切勿摩擦皮肤。 ⑤ 按揉足三里: 以拇指螺纹面压在足三里, 适度下压, 5s 后撤力揉 1 0s , 反复操作 2m i n 。 ⑥ 点按脾俞、 胃俞: 患儿俯卧位, 医者用两手拇指螺纹面同时压在患儿脾俞 上, 适度下压, 3s 后撤力, 再次下压, 重复 2 0 次, 再对胃 俞进行同样操作。 ⑦ 拿肚角: 患儿仰卧位, 医者以拇指、 食指、 中指同时拿捏患儿石门穴旁开 2 寸的大筋, 3 次 即可。以上治疗每日 1 次, 1 0 次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3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 . 1 疗效评定标准 ① 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 [ 6 ] 中泄泻评级法, 从大便次数、 大便溏稀程度、 厌 食状况、 食后腹胀状况、 形体消瘦状况、 脂肪减少状况、 出汗状况、 面色 8 个方面评价。每个指标以无( 0 分) 、 轻( 1 分) 、 中( 2 分) 、 重( 3 分) 进 行 评 价。综 合 评 分 0~8 分为轻度, 9~1 6 分为中度, 1 7~2 4 分为重 度。 ② 临床疗效标准。痊愈: 泄泻症状消失, 其他相关症 状减少 ≥9 5% ; 显效: 泄泻症状明显改善, 其他相关症 状减少 ≥7 0% 且 <9 5% ; 有效: 泄泻症状有所改善, 其 他相关症状减少 ≥4 0% 且 <7 0% ; 无效: 泄泻症状无改 善, 其他相关症状减少 <4 0% 。

3 .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1 9 .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 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 ± s ) 表示, 采用配对 样本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 例( % ) ] 表示, 采用 χ 2 检验。

P <0 . 0 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 3 结果 治疗前患儿综合评分为( 1 7 . 3 ± 2 . 1 ) 分, 治疗后 患儿综合评分为( 7 . 6 ± 1 . 9 ) 分, 治疗前后综合评分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4 5 例患者治疗后, 痊愈 2 3 例, 显效 1 2 例, 有效 7 例,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为 9 4 . 0 0 % 。

4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 针对儿童治疗一般较为特殊, 因小 儿生理状况异于成人, 正处于快速发育的状态, 表现为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各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成熟, 存在 “ 肺常不足, 脾常不足, 肾常不足” 的特点。因小儿发育迅速, 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做支持, 然而其脾胃功能尚 未完善, 常有运化失司 [ 7 ] , 故泄泻等脾常不足的症状往 往表现较为明显。脾常不足病因多样, 《 育婴家秘》 云: “ 儿之初生, 脾薄而弱, 乳食易伤, 故曰脾常不足。 ” 另外, 小儿虽为纯阳之体, 然其阳气如初生之阳, 依旧稚嫩, 故 寒凉侵袭亦是常见病因。

笔者用温中健脾类推拿手法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 以温中补虚、 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脾经为儿童穴 位中补脾和胃之要穴, 《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云: “ 脾土曲补直为清, 饮食不进此为魁, 泄痢羸瘦并水 泻, 心胸痞满也能开。 ” 故推脾经以补脾土。艮宫为小儿 内八卦穴位之一, 因艮为阳土, 象胃, 主腐熟水谷, 加强 运化。《 幼科铁镜》 云: “ 病在脾家食不进, 重揉艮宫。 ” 故 揉艮宫以助运化。腹部为人体消化器官所处之部位, 腹 部有疾, 多与脾胃相关, 《 理淪骈文》 云: “ 后天之本在脾, 调中者摩腹。 ” 故摩腹在消化系统保健及相关疾病预防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 同时又是胃 之募穴, 对胃部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 幼科推拿秘 书》 云: “ 中脘, 在心窝下……按而揉之……即消化矣。 ” 可知按揉此穴与艮宫作用相近, 可联合运用助脾胃运 化。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及下合穴, 《 四总穴歌》 云: “ 肚腹 三里留。 ” 指明足三里可治一切脾胃疾病, 且足三里为保 健要穴, 可补益气血, 扶正祛邪。故点按足三里不仅可 以治疗泄泻, 更可以预防泄泻。督脉为人体阳经之海, 统摄一身阳气, 捏脊可刺激督脉诸穴, 培补阳气, 激发人 体正气, 有效抵御外邪侵袭, 针对寒邪所致泄泻疗效显 著, 亦可起到预防作用。肚角络于足阳明胃经, 《 小儿推 拿广义》 云: “ 肚角太阴脾胃络, 肚疼泄泻任拿停。 ” 表明 拿肚角可有效治疗泄泻, 又因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故 此穴亦可健脾和胃, 温中补虚。

综上所述, 采用温中健脾类推拿手法治疗脾虚型小 儿泄泻, 理论可靠, 疗效确切, 无任何副作用, 适于临床 推广运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白莹占 李梦娜

上一篇:小儿按摩治新生儿腹泻

下一篇:小儿腹泻属“泄泻”采用中药热敷加穴位按摩疗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