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科>发烧低热>正文

长期低热原因及2方药

长期低热原因各异

  “伤食低热”是指患儿因饮食或乳食过量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和积滞不化。常表现为低热不退、厌食、呕吐等症状。

  “病后低热”是指小儿在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低热不退。

  “感染性低热”则是指因慢性感染引起的长期低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有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暑热症”是指在炎热夏季,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而出现的低热,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少汗等症状。一般来说,随着气温下降,低热可逐渐消退。

  “非感染性低热”是指因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长期低热。

  中医对午后低热为主症的癌热归为“内伤发热”,由气阴两虚、痰瘀毒邪引起。其中以阴虚发热者多见,表现为午后潮热多在38.5℃以内,早晨清爽、午后手足心热、骨蒸劳热、烦躁盗汗、口干颧红等,应用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可暂时退热,过后又多有反复。午后反复低热应及时查明原因,关注病源,只对症退热不是治本。中医有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温补肾阳、甘温除热等多种方药。

治疗方:白梨约300克,切块,桑葚子约50克,与梨煮水加糖食用。
治疗方:绿豆50克、薏米100克,先泡半日煮粥至熟,加西洋参片50克再煮10分钟,加糖喝粥。

上一篇:功能性低热的几个中药方

下一篇:午后低热的调治与食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