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什么是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我国古代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按摩、针灸、气功等的应用分不开的,同时,它也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体系的最为显著的标志。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中医的按摩、针灸、气功,包括方药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所以《内经》的《灵枢·经脉》说:“夫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灵枢·经别》言:“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位古代著名的中医家说:“不知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所以,历代中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的作用。

经络主运行气血,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提到了“血气”。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中,谈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足”,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孔子的年代已经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在《管子·水地》篇则谈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其中记载:“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以上内容,我们可结合《灵枢·经脉》的一段话来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把“精”看成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与脑髓有密切的联系。从内到外,骨、脉、筋、肉、皮肤、毛发,构成了整个形体;饮食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而运行周身。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已经将当时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脉”,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演变为“温”,从字形结构上可以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作血流。“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分析。经,原意是“纵丝”,有路经的含义,也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有网络的含义。《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指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及“孙脉”(孙络)。经和络的名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就有“中经维络”一语,意思是病邪侵犯到经、维、络——也可称它是经脉、维脉、络脉(奇经八脉中有阳维、阴维,经筋中有维筋)。在《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连在一起出现,书中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言:“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也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畅了。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内经》的《素问·调经论》中有较为集中的论述。《调经论》中还提到“经隧”一词,原文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里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者要掌握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为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有余,则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手是说“经隧”指的是“经”外的通道。    

古代典籍中关于“经络”有这么多的名词出现,总的是为了分析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些通道中最为具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有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著写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到了五代时徐锴编写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为“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的“血”补充为“气血”,并指出其在脏腑与四肢之间的联系,这大概是吸收了中医理论的结果。

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现象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而气血运行现象,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于分析的、较为复杂多样的气行现象。《灵枢·营卫生会》中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古人是把两者统一起来考虑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气血运行的:

①按摩和针灸的感应
    按摩和针灸都属于中医外治法。按摩又称推拿、案杌等,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古人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要不断地从事劳动,并与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艰苦的劳动使损伤和疾病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威胁。在实践中古人逐渐发现按摩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在这基础上人们逐渐认识了按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并且有目的地把按摩用于医疗实践,不断地加以总结,就逐渐形成了按摩治疗体系。我国这一体系的形成是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当时有两部中医学巨著,即《黄帝内经》和《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这两部书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确立了按摩作为一门医疗学科在中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按摩与针刺结合应用,扎针前的取穴和去针之后都要用按摩,如《灵枢·杂病》中言:“按已刺,按之立已”,意思是先按压再针刺,针刺后再用按压,病痛就能止住。按摩的过程会出现气行现象,如《素问·调经论》中说:“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根据《甲乙经》和《太素》的记载,原文中的“不足”应改为“足”,“不”字是误添的,应当是“移气于足”。杨上善《太素》注说:“按摩使神气至踵……”,意思是用按摩手法使感觉传导到了足跟,疾病就可康复。按摩,针灸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可能是描述经络循行的主要依据。
    最初阶段的针灸治疗,大概是按病痛的局部取穴进行针刺和艾灸,即《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腧”;另外,还可以找到一些并不是压痛,而是按压之后感到舒服的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即《灵枢·五邪》所说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针刺有可能出血,出血后病症减轻了,出现“见血立已”的效果(见《灵枢·杂病》),因而就有了专找郁血、充血部位来针刺的,即所说的“取血者”(见《素问·藏气法时论》)。最为重要的是针刺时还可能出现各种感觉传导现象,即所谓的“气行”,气行的情况因每个人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灵枢·行针》分析了这种情况:“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针刺要求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掌握气行现象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关键。

②导引气功的“行气”
    导引、行气,现代人称之为气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蹒,故导引按蹒者,亦从中央出也”。《灵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调和者,可使导引、行气”,认为肢体灵活、心平气和的人可让他掌握导引、行气的方法给人治病。导引时要运动肢体,行气时则要调整呼吸,如《庄子,刻意》中记载的:“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鼓祖寿考者之所极也”。战国初期的文物中有一块玉佩,上刻有文字,名为(行气玉佩铭》,铭文为:“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这是关于气功行气过程的描述,意思是呼吸深沉使气蓄积(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后人称这种现象为“小周天”和“大周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画上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并与记载十一条脉的文字连在一起,这就说明导引,行气与经络学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③穴位主治作用
    按摩、针灸治疗,从局部取穴的“以痛为腧”发展到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来选穴,即《素问·厥论》所说的“治主病者”,这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治主病者”已是掌握了穴位主治的一定规律性,认识到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的病痛,还能治疗相关的远端部位的病痛,如《灵枢·终始》言:“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为什么上病可以下取,下病可以上取,头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胭,其中必然存在一实的联系图径。经络学说所描述的循行路线,可能是结合了这方面的认识,经络和穴位结合在一起,使人体的气血运行成为一个表里内外连通的统一整体。

④疾病症候
    按摩、针灸、气功等方法都可用于治疗疾病,从疾病症候的表现可反映气血运行的异常现象,如出现上下相连、内外相应的病痛等。《灵枢·经脉》说:“当脉所过者热、肿”;《灵枢·周痹》说:“上下移徙随脉”、“随脉以上,随脉以下”;《素问·藏气法时论》则言:“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这些都是把病痛出现的部位直接与“脉”联系起来,构成了上下内外相通的病理概念。所以每一经脉或络脉,于循行路线之后都记述其有关病候。

⑤解剖知识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首先讲到对正常的人可以通过外部的测量、按压、抚摩而探知经络气血的活动,其次才讲到对于死人可以解剖来观察。前者的度量、切循是主要的、易于做到的方法,后者的解剖则是配合性的,不易于做到的方法,这说明古人认识经络不是以解剖观察为主,而是以按摩、针灸等方法为主,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某些规律性现象,进而把它们结合到一实的解剖知识中来进行描述。

上一篇:头面的经络与穴位分布简介

下一篇:经络的命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