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祛闭汤联合耳后穴位注射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从发病病程来分, 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亚急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一般为3周至3个月[1]。笔者采用通窍祛闭汤联合耳后穴位注射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9例, 均为单侧耳 (共59耳) 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12例, 女16例;Clark耳聋分级法[2]:轻度耳聋13例, 中度耳聋15例;平均年龄 (43.5±7.86) 岁;平均病程 (29.32±5.12) d;平均气导听阈 (41.8±5.81) dB。对照组男17例, 女14例;Clark耳聋分级法:轻度耳聋15例, 中度耳聋16例;平均年龄 (45.6±8.16) 岁;平均病程 (30.83±4.76) d;平均气导听阈 (43.2±6.13) d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中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 就诊时均行耳内镜、鼻内镜、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查, 明确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年龄18~70周岁;病程均超过3周, 且不超过3个月;均无鼓膜置管术史。
1.3 排除标准
经检查患有鼻腔肿物 (如鼻息肉、鼻腔乳头状瘤等) 、鼻咽癌、下鼻甲过度肥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及孕产妇。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罗红霉素胶囊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70292, 150 mg/粒) 口服, 每次1粒, 每日2次;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401, 0.3 g/粒) 口服, 每次1粒, 每日2次;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Schering-Plough Labo N.V, 批准文号H20140100) , 每侧鼻腔2喷/次, 每早1次。间断行鼓膜穿刺术, 疗程2周。
2.2 治疗组
①口服通窍祛闭汤, 处方:党参片18 g, 白术、陈皮、石菖蒲各15 g, 茯苓、清半夏、紫苏子各12 g, 香附、柴胡、葛根各10 g, 辛夷、芥子各9 g, 炙甘草6 g。由本院药剂室制成中药颗粒剂, 水冲服, 每日1剂, 早晚分服, 服用2周。②同时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1 mL于耳后颅息穴进行穴位注射, 每2 d注射1次, 共7次。如2周内患者已治愈则不需继续用药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相关症状消失, 耳内镜检查未见中耳内有积液, 鼓膜标志清, 纯音听阈示听力恢复正常范围, 鼓室导抗图为A型;好转:相关症状明显减轻, 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 听力改善但尚未达到正常值, 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 dB以上, 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无效: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 耳内镜检查仍见中耳内有积液, 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 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 dB以下, 鼓室导抗图为B型[3]。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28 13 10 5 82.14△
对照组 31 6 12 13 58.06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及功能障碍是公认的发病原因之一, 感染及免疫反应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4]。根据其发展分为不同阶段, 初始阶段:咽鼓管功能不良、免疫介导、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鼓室负压, 进而形成鼓室积液。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鼓室积液, 积液细菌培养多为阴性;临床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听力学检查存在气骨导间距, 鼓室导抗图多为B型曲线。转归阶段:包括痊愈或转化为隐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甚至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等[5]。在治疗上, 西医主要以抗炎、促进中耳分泌物排出、鼻喷用糖皮质激素、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为主。
本病属中医“耳胀”“耳闭”等范畴, 病因病机主要为风邪侵袭, 经气痞塞, 痰湿上泛, 留滞耳窍[6]。干祖望主张分泌性中耳炎从痰论治, 认为中耳腔内积聚了分泌物, 无论它是浆液性或黏液性, 均相当于中医所称的痰饮。积潴于鼓室内的痰有风邪之痰、湿浊之痰、脾虚之痰和肾虚之痰。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阶段属于湿浊之痰, 治疗取利湿化痰法[7]。
脾为生痰生湿之源, 耳内积液反复出现, 为土不制水所致, 化痰利湿当先健脾。通窍祛闭汤组方以六君子汤为主, 其中党参补脾运气, 鼓舞清阳, 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本经逢原》谓其生用可“除湿益燥, 消痰利水”;茯苓利水渗湿, 健脾补中, 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清半夏燥湿化痰, 为治湿痰之要药, 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促进黏膜分泌物的排出而达到祛痰作用, 另外还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陈皮中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 并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炙甘草益气健脾, 调和药性, 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因中耳黏膜与呼吸道黏膜结构类似, 而六君子汤健脾益气, 燥湿化痰, 能改善中耳黏膜功能, 促进中耳分泌物排出。通窍祛闭汤中, 芥子利气消痰, 通络散结, 善除皮里膜外寒痰凝聚, 《别录》谓其“利九窍, 明耳目”;紫苏子与芥子相配, 可增强下气消痰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芥子、紫苏子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本病多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展而来,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多为风邪侵袭所致, 故方中取葛根透发表邪, 升发清阳, 并加辛夷发散风邪, 宣通鼻窍, 鼻窍通则有利于中耳积液排出。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葛根对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辛夷有抗菌及抗过敏作用, 能通过改善局部循环, 使局部黏膜病变得到改善。香附行气活血, 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方中适当加用活血药物有利于中耳黏膜对分泌物的吸收和排出。石菖蒲开窍醒神健脑,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石菖蒲油有祛痰作用, 其水煎剂还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柴胡有引经作用, 手少阳、足少阳经均循行耳窍, 柴胡皂苷有糖皮质激素类的抗炎作用。诸药合用, 可祛除耳窍痰湿, 抗炎抗菌, 增强机体免疫力, 改善中耳黏膜功能, 促进中耳分泌物的排出[8,9]。
耳针是在耳郭及耳后穴位进行针刺刺激, 进而防治疾病的方法。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主治功能和药物药理作用, 将药物注入穴位治疗疾病, 是针刺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为中效糖皮质激素, 有抗炎作用。颅息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位于后耳轮连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 平外耳道口上缘, 耳根后约0.5 cm, 主治耳鸣、耳聋[10]。在耳后穴位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一方面可通过针刺达到通络行气、开耳窍的作用, 另一方面注射药物可透过鼓乳缝进入中耳, 起到局部抗炎作用, 也避免了反复鼓膜穿刺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鼓膜穿孔不能愈合、局部感染风险的增加、鼓室硬化等。
综上所述, 运用通窍祛闭汤联合耳后穴位注射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荣全胜 郭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