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足少阳胆经经穴

①瞳子髎
    [取法]  在目外眦(外眼角)外侧,眼眶骨外测缘凹陷中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赤,目痛,羞明怕光,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白内障。

②听会
    [取法]  在耳屏间切迹前,当听宫穴(大肠经)直下,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耳鸣,耳聋,聘耳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③上关
    [取法]  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穴(足阳明胃经)直上方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耳鸣,耳聋,聘耳流脓,口眼歪斜,面痛,齿痛,惊痈。

④颔厌
    [取法]  在鬓发中,当头维穴(足阳明胃经)与曲鬓穴(见下)连线的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

⑤悬颅
    [取法]在头维穴和曲鬓穴之间,沿鬓发弧形连线之中点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⑥悬厘
    [取法]  在鬓角之上际,当悬颅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⑦曲鬓
    [取法]  在耳前上方人鬓发内,约当角孙穴(手少阳三焦经)前1横指处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能转动。

⑧率谷
    [取法]  在耳尖上方,角孙穴之上,人发髻1.5寸处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⑨天冲
    [取法]  在耳廓根后上方,人发髻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齿龈6中痛,癫痫,惊恐,甲状腺肿大。

⑩浮白   
    [取法]  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见下)的弧形连线的中点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齿痛,甲状腺肿大,颈下淋巴结肿大,臂痛不举,足痿不行。

11头窍阴
    [取法]  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见下)的连线上取穴。(图1—36)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痛,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12本神
    [取法]  在前发髻入内0.5寸,头面正中线(督脉)旁开3寸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

13阳白
    [取法]  在前额,于眉毛中点上1寸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目痛,目外眦疼痛,眼睑跳动,色盲,夜盲。

14头临泣
    [取法]  在前额,阳白穴直上,入发髻0.5寸处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流泪,白内障,鼻塞,鼻炎,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15目窗
    [取法]  在头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穴与风池穴(见下)的连线上取穴。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

16正营
    [取法]  在目窗后1寸,在头临泣穴和风池穴(见下)的连线上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17承灵
    [取法]  在正营穴后1.5寸,当头临泣穴和风池穴(见下)的连线上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目痛,鼻炎,鼻出血,鼻息肉。

18脑空
    [取法]  在风池穴直上,与脑户穴(督脉)相平处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19风池
    [取法]  在项后,与风府穴(督脉)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图1—37)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炎,鼻出血,耳聋,中风,口眼歪邪,疟疾,热病,感冒,甲状腺肿大。

上一篇: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下一篇:任脉经穴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