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针灸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而在人体中最易发生变化的就是与经络相对应的间隙组织液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特性被称为流变性,即结构随液体的流动情况而改变。
有研究表明,当组织液增多,压力加大时,间隙对组织液流动的阻力大大降低,组织液的经常流动对保持间隙的低阻力十分重要;而间隙周围的肌肉呈现紧张状态时,阻力会增大,长期的紧张还会导致肌肉粘连,造成经络持久堵塞。
组织液来源于血液,与毛细血管的开放程度有关、其流动的动力源于肌肉的节律性收缩,类似于心脏对血的推动,组织间隙的大小、孔壁的光滑程度和其中的内含物构成了流动的阻力。
而针灸等各种中医治疗效果可以用间隙组织液状态的改变解释。比如,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热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滤出液增加,组织液量加大,冲刷堵塞的经络通道,使之畅通,同时带走堆积在间隙中的代谢废物,实现消炎止痛的作用。
针刀、长圆针等是直接剥离黏连的肌肉间隙和肌肉与骨骼的不正常附着点,挑断增生的纤维组织,使间隙通道得以恢复;拔罐的负压可在组织中产生压力梯度,驱动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流动;按摩除了可以理顺肌纤维外,还可通过匡正骨骼结构,调整肌肉与肌肉之间的关系,使肌肉缝隙得以通畅。
中药对经络的作用比较复杂,北京农学院教授穆祥的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对增加微血管舒缩的幅度有重要影响,提出中药的一个作用靶点是血管内皮细胞,为中药调节经络提供了重要线索。
毫针调节经络的机制至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神经-肌肉途径:针刺引起的神经肌肉反射使肌肉产生节律性的收缩,促进组织液的流动,还可刺激肌腱部位的腱器官引起对α运动神经元的负反馈,使过度紧张的肌肉放松,减小肌间隙的流阻。另一个是神经-血管途径,针刺首先刺激神经末梢,通过轴突反射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后者可扩充毛细血管,使组织液流量增加,进而疏通经络。
由于毫针是通过神经调节经络的,针感(得气)的存在是起效的重要条件,故阻断神经的活动可减弱甚至消除其效果。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经络就是神经,神经只是调节经络的一个环节,而非经络本体,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那些不强调针感也能有疗效的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