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妇产科>盆腔炎>正文

慢性盆腔炎 穴位外敷药方加灌肠疗法

穴位贴敷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多与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感染等因素相关,多伴有下腹痛、白带异常、腰骶部酸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与肝气郁结、邪毒内蕴有关,治则为清热解毒、通脉祛瘀、活血通经、理气解郁[1]。穴位贴敷可通过刺激穴位将药效传至经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红藤汤可消肿止痛、调畅气血、通络化瘀,通过灌肠给药,药液可直达病灶,使药效充分发挥。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与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化州市人民医院介入中心收治的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年龄27~46岁,平均(37.26±3.98)岁;病程5~12个月,平均(7.96±1.34)个月;体质量指数20~25 kg/m2,平均(22.31±0.42)kg/m2。观察组年龄28~44岁,平均(36.27±3.46)岁;病程6~11个月,平均(8.23±1.08)个月;体质量指数19~24 kg/m2,平均(22.17±0.58)kg/m2。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2],伴有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痛经等症状;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盆腔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伴有下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气臭、腰骶胀痛等症状;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女性;合并卵巢肿瘤者;盆腔瘀血综合征者;急性盆腔炎者;近期服用相关具有拮抗作用药物、影响本研究药物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指导。
 
2.1 对照组
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敷膏药方组成:蒲公英20 g,延胡索10 g,细辛6 g,败酱草20 g,芥子6 g,桃仁12 g,红花12 g,川楝子10 g,甘草片12 g,干姜12 g。药物研末,白酒调和至膏状,取适量药膏敷于任脉及中极、神阙、归来、关元。贴敷4~6 h,月经后2~3 d使用,每次贴敷间隔1 d,贴敷7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红藤汤药方组成:大血藤30 g,延胡索10 g,干鱼腥草30 g,薏苡仁30 g,败酱草30 g,赤芍15 g,黄柏15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15 g。水煎煮,每剂100 mL,药物自然冷却至38~40 ℃。睡前排空二便,取左侧卧位,使用100 mL灌肠袋,石蜡棉球润滑肛管前端,导管插入肛管10~15 cm;灌肠结束后取平卧位,臀部垫高约10 cm,药液保留时间>30 min。月经后第5日使用,每次1剂,每日1次,治疗10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盆腔肿块消失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理化检查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缓解: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无效: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缓解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及盆腔肿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x¯¯±s)(d,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下腹坠胀 腰骶部疼痛 盆腔肿块
观察组 84 4.76±1.58▲ 4.52±1.39▲ 9.21±2.37▲
对照组 84 9.24±2.31 7.36±2.74 14.28±3.6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6.37±1.95)分,对照组为(16.58±1.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7.14±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7±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显效 缓解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84 61(72.62) 19(22.62) 4(4.76) 80(95.24)▲
对照组 84 41(48.81) 31(36.90) 12(14.29) 72(85.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衣原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等因素相关,由于下生殖道同盆腔相连,细菌性阴道疾病进展可发展为盆腔炎。本病具有反复性、常见性,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抗生素静脉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但由于盆腔处于腹腔最低处,药液无法有效进入炎症组织,药效无法全面、有效发挥,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带下”“痛经”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与肝气郁结,复受湿寒,气血搏结有关,因此,应选择清热解毒、调节气血、活血化瘀药物治疗[4]。
 
于蕾[5]采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法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显示二者联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恢复。本研究对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穴位贴敷药膏主要成分为蒲公英、延胡索、细辛、败酱草、芥子、桃仁、红花、川楝子、甘草。其中败酱草、芥子、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桃仁、红花可活血祛瘀;川楝子可袪热除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积止痛、袪热解毒之效,同时穴位给药无创无痛,易于被患者接受。关元、神阙均与任脉相通,穴位贴敷后使药效具有较强的发散力、走窜力,并可迅速透皮吸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盆腔微循环,消除炎症[6]。红藤汤保留灌肠给药,药液可通过直肠黏膜吸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有效消除炎症,消除局部水肿,达到消炎、消除盆腔包块的目的[7]。红藤汤中红藤活血通络;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赤芍、黄柏散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消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疏络散结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败酱草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8];桃仁、红花具有增加盆腔血液循环、抗菌的作用[9];鱼腥草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可抗菌、调节免疫功能[10];薏苡仁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消炎、镇痛、解热[11];白花蛇舌草可抗感染,提升血清杀菌力[12];黄柏具有抗滴虫、抗菌、提升免疫功能的作用[13]。红藤汤可抗菌、抗感染、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及盆腔肿块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基础上采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陈亚英

上一篇: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方义方证 治盆腔脓肿慢性盆腔炎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